今年高校的扩大招生,使得各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工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首都的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高等院校。北京高校后勤改革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着今后我国高校的发展方向,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京高校,扩招后的后勤工作依然是令高校领导们头疼的问题。
如高校扩招人数最多的北京理工大学,扩招了600人,为此学校不得不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拿出160多万元为学生租用了一栋学生宿舍楼,学生在入学时除了交纳3200元的学费后还要交纳一定的住宿费。作为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人民大学在扩招后学校领导几乎全部出马,到学校周边地区去寻找可供学生住宿的房子,学校和学生都已因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有关人士认为,学校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共同来解决高校扩招后后勤所带来的问题。
记者在刚刚成立的北京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了解到,北京市将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社会承办、学校选择的社会化后勤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体系,争取三年内在校外建设100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采用学生公寓社会化管理,并在3年内实现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目标,这对解除高校扩招后的后勤压力无疑是一喜讯。
按照规划,此次改革将实行“政府主导、因校制宜、区域联合、行业联办、加大组织、务求实效”的方针,将后勤系统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组成各类后勤服务实体,融入社会第三保障产业。后勤服务集团成立配货中心,对学校需要的粮油、副食品和学习生活用品等实行集中采购,并在校内建立连锁商店。
据了解,这项改革将分为三个阶段实施。2000年3月底之前,全市高校后勤全部完成由行政管理型向小机关、多实体或大实体转变;到2001年,组建若干个校际联办、社会参与的行业集团,如饮食、商业、房屋修缮等,承担学校后勤服务;到2002年,实现集团化规模经营,完成与市场的融合,达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